8月29日,广东省国资委召开省属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国资国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走好走实国资国企高水平发展之路,慢慢地加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国资国企力量。会议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在提质增效稳增长上狠下功夫,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纵深推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要狠抓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海洋牧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商业航天、数据产业、船舶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布局,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入实施拓新工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持续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要强化覆盖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治理,加大安全防范工作力度,建强风险防控体系。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狠抓巡视整改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互相支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凝聚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5年8月28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车床分会与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车床分会技术交流会暨洛阳信成工厂开放日”活动,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旭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协会及车床分会会员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会,一同探讨机床行业高水平发展之路。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旭在致辞中肯定了洛阳信成在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及智能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分会主办的本次活动是搭建供需桥梁的良好实践,值得推广。王旭强调,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背景下,技术共享与创新合作是机床产业突破瓶颈、迈向高端的关键。车床分会副秘书长陈洪军做“车床行业分析与分会工作实践”报告,通过大量行业数据解读了车床行业最新态势,明晰车床分会助力产业升级、产业链协同的方向;介绍了近年来车床分会脚踏实地为会员单位提供的具体帮助,为行业发展进步做出的努力。洛阳信成董事长丁向阳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并与副总经理常俊杰共同发布了BMT动力刀座新品。洛阳信成已于8月1日取得“弹性结构消隙键”国家发明专利,打破欧洲垄断,将SFX动力刀座重复安装定位精度从8-9m提升至3-4m。下午会议围绕“产业升级、管理创新、数字赋能、精益管理”主题进行分享交流。来自洛阳信成、森泰英格、桂林广陆、洛阳瑞格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在产品创新、制度建设、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供代表们参考和借鉴。在随后进行的“动力刀座应用技术交流会”上,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信成动力刀座未来方向发表见解,交流检测的新方法,洛阳信成现场展示的噪音分析检测法获得认可。会议组织代表们分4组参观了洛阳信成工厂,全方位感受其产品的相关制造环节和精细制造实力。
2025年8月28日,深圳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在值班会长粤钢新材料李会长的引领下,由协会秘书长工作团队精心筹备策划,对中山片区的多家企业组织了一次深入的走访活动。此次走访旨在促进紧固件行业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的需求,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协同进步。来自协会副会长单位:深象高玉云副会长、深沪钟飞兰常务副会长、赛菲亚沈冬梅副会长、耐锈行王新兵副会长等约39位协会成员共同参与了这次走访。大家一同走进中山螺丝制造产业集群,通过当地考验查证、深度交流,为行业高水平发展凝聚共识、探寻方向。走访队伍首先抵达了天恩螺丝有限公司。作为螺丝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天恩螺丝凭借其先进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严谨的质量管控体系闻名业内。在参观期间,企业负责人详细阐述了螺丝的生产流程、技术创新情况及市场拓展成果。协会成员们对天恩螺丝创始人肖总介绍转型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看到企业转型成功后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围绕行业技术的发展走向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形势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接着,走访团队来到了中山市震耀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龙先华先生介绍了,震耀机械专注于紧固件多工位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其先进的设备为行业的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震耀机械的生产车间里,成员们亲眼见证了各类先进设备的运作状况,了解了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技术优势。双方就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节能环保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为行业设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山市升盈科技有限公司在紧固件非标产品定制的研发与应方面独具优势。走访过程中,升盈科技的创始人钟壮声总经理向协会成员介绍了新产品非标定制的研发进度和实际应用案例。帮企业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升盈科技公司除了自已生产一些定制化的非标产品外,同时还代理售卖一些螺丝设施,如汕头长宏机械等。企业还分享了夫妻一起分享与拍摄视频宣传,也是拿到了不错的结果的。中山市金诚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走访团队参观了金诚金属的表面处理生产线,陈佳总经理分享其环保型处理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表面处理作为紧固件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耐腐的能力和外观品质。协会成员们与金诚金属的负责人就表面处理技术的创新以及环保要求做了深入的交流,一同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中山市泰铭五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五金企业。走访期间,泰铭五金莫总与邹总展示了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完善的销售网络。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公司在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协会成员们与泰铭五金就市场之间的竞争策略、品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为行业企业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最后,走访团队来到了广东澳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澳强环保专注于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紧固件行业的环保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参观过程中,澳强环保的创始人罗礼明总经理其环保设备和解决方案。协会成员们对澳强环保在节能减排、废污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并希望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一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有技术的分享经验。此次中山片区企业走访活动,为深圳市紧固件行业协会与中山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沟通,协会成员对中山片区紧固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行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未来,华人螺丝网也将携手深圳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将持续发挥“纽带”与“平台”作用,围绕会员企业核心需求,策划更多精准化、专业化的跨区域交流、技术研讨、资源对接活动,助力会员企业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上实现更大突破,推动深中乃至全国紧固件行业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共同迈向高水平发展新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产业链合作的战略部署,充分的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8月28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以下简称“超硬分会”)主办的“2025河南郑州深圳产业合作交流对接会”在深圳举办。此次会议是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的前瞻招商推介活动,旨在精准链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资源、深化区域产业协同、推动超硬材料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会议聚焦超硬材料、培育钻石、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新兴起的产业,吸引了来自深圳及周边地区相关领域的百余家企业的代表参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发展促进会、广东国际钻石商会、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等商协会负责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众多有名的公司代表共话合作。在致辞环节,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礼军介绍了郑州的发展与投资环境;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永涛表示,郑州正通过政策赋能推动新材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超硬分会副秘书长张贝贝分享了即将举办的“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暨第二十九届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以下简称“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及“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以下简称“三磨展”)”的筹备情况与亮点。会上,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曾晓梅分享了在河南投资的经验,为两地产业协同合作增强信心。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筹)首席运营官陈耿围绕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建设,介绍了郑州在该领域的进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坤教授详尽解析了MPCVD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对接交流环节,与会企业代表围绕技术合作、市场开拓、产业转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效践行了“政府引领,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精准对接新模式。下一步,超硬分会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深化服务效能,携手政产学研金各界力量,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8月28日,上海市紧固件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座谈交流会在上海集优标五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杨行物流中心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座谈会旨在进一步促进会员之间的深入交流与紧密合作,充分的发挥协会平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会议真正开始前,二十多位会员单位负责人依次参观考察了上海集优标五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上海市紧固件和焊接材料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及上海高强度螺栓厂有限公司,现场听取经验介绍,实地观摩学习,收获颇丰。参观上海集优标五公司上海集优标五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紧固件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基地。企业具有现代化的全自动立体仓库,可提供5万余种紧固件,常用备库规格超过3万种,产品有国标、欧标、美标、澳标、日标等。客户数已超过3000家,外销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紧固件行业出口前列。2017年,被工信部批准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参观上海高强度螺栓厂上海高强度螺栓厂有限公司专注高强度螺栓开发和生产,可按国内外标准及非标要求制造各种型式和性能等级的高强度紧固件,是国内经营历史最长和生产能力居前的高强度紧固件专业生产企业,已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磁悬浮、迪士尼、沪通桥、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一带一路”孟加拉大桥、AGPP项目等数百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建筑、能源、交通、冶金、机械、军工等领域,并出口到沙特、印度、澳大利亚、伊朗、巴西、土耳其、越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观上海紧焊所上海市紧固件和焊接材料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做紧固件检测、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及新材料应用等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下属的紧固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具有中国紧固件行业专业技术优势科研所,拥有一批紧固件行业资深的中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参与了国家相关紧固件产品标准和紧固件方法标准的制定,向行业提供国内外新颁布的标准、新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目前完成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技术开发200多项)曾多次获得国家和地方的科研成果奖。座谈会由卞建春会长主持开始,各会员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参观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展开了热烈交流,为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协作创造了更多机遇。随后,会议进入下一环节,丁伟康秘书长汇报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认真听取了各位会员代表对协会计划的意见与建议。最后,与会企业分别在座谈会上深入交流了企业发展情况与宝贵经验,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上海市紧固件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座谈交流会至此圆满结束。
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举办阀门性能仿线日,由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永嘉创新院主办的“阀门性能仿真与优化技术研修班”在永嘉县瓯北开班。本次研修班旨在推动阀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的仿线多家泵阀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四天,邀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吴欣副教授和湖南大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王毅刚主讲。两位老师从阀门性能评估技术概论入手,系统介绍了有限元仿真基础、几何建模与网格技术等内容,结合实例演示与实操指导,帮助学员快速掌握仿真工具的基本操作与建模流程。本次研修班是协会推动行业技术升级、服务会员企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协会将继续组织类似的高水平技术培训活动,助力泵阀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领域的发展。沈阳作为享誉全国的“机床之乡”,拥有深厚的产业根基、健全的产业生态、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正全力向高端主机、数控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发起攻坚,在此过程中,高端机床铸件需求也呈现出多维升级态势: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大型复杂结构铸件的精度把控与稳定性要求不断攀高。为深化机床铸件展区的产业交流与务实合作,为期三天的机床铸件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专题研讨会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及热加工展览会机床铸件展区同步举行。铸造企业技术骨干、机床铸件企业研发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等多方力量亲临现场分享前沿技术动态与行业趋势洞察。在9月1-2日的论坛上,吉林省汉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徐闯作《消失模实型工艺在机床铸件上的应用》的报告,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孟祥逸作《铸造人职场规划攻略,技术深耕还是管理转型,如何规划职业赛道?》的报告,大连迅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齐文超作《树脂砂线技术应用》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高级培训师黄英博作《AI制造业渗透-制造企业办公提效,获客升级与生产成本的实践路径》的报告,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云虎作《铸铁熔炼使用碳化硅配料及预处理操作要点》的报告,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张黎明代副总经理闫启栋作《球墨铸铁用球化剂的发展及趋势》的报告,沈阳偕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尤龙作《大客户销售思维逻辑与痛点解析》的报告,杭州爱新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艺兵作《铸造未来在中国》的报告,沈阳三人成行策划传媒工作室主理人孟晋同作《铸造企业自媒体:矩阵账号搭建与流量运营》的报告,方针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尉星作《铸造行业的精益质量管理:缺陷预防与过程控制》的报告。务实紧凑的专业分享与前沿高端展品交相辉映,将“会”“展”深度融合,为与会者提供了“技术洞察+实景体验”的立体交流体验,与会嘉宾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探技术难点、共享实战经验、共握行业脉搏,实现知识赋能与合作机遇的双重收获。
作为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篮,东北三省一区在铸造领域底蕴深厚、优势显著。这片工业沃土积淀了雄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集材料研发、高端制造、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汇聚了长春客车、中车大连机车、中车齐齐哈尔、沈车等一批技术领先、实力突出的铸件企业,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进一步激活区域产业潜能,深度整合东北三省一区轨道交通铸件产业的优势资源,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助力企业深化技术交流、共享市场与创新资源,9月3日,以“智铸东北,轨联全球”为主题的轨道交通铸造技术创新研讨会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期间成功召开,会议汇聚国内轨道交通铸造领域的顶尖科研院所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及知名企业代表,以“高效生产、特种材料研发、先进工艺升级、场景化应用”为核心议题,聚焦东北地区轨道交通铸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共同研判未来技术突破方向与产业布局,为东北轨道交通铸造产业突破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擘画蓝图。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巍、副秘书长陈星,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道岔厂总工ЦитцерИ.В.(茨特奇尔伊利亚)、总冶金师МаркинП.И.(马尔金保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铸造行业专家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常务副秘书长、轨道交通铸件分会首席专家徐贵宝主持。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巍在会议致辞中,立足东北亚铸造产业发展全局,结合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既有积淀深厚、实力雄厚的轨道交通产业基础,能为铸造技术落地提供扎实的应用场景;又坐拥丰富的原材料、人才等产业资源,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保障;更依托东北亚地区贯通中外的区位优势与亟待挖掘的广阔发展潜力,与大家分享了本届展会落地沈阳的深远考量与战略意义。致辞结束后,会议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铸造工艺室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家威在题为《轨道交通铸件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铸件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车辆走行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体系统的核心受力结构大多为铸件,材质主要为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铝合金和高锰钢等。为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轨道交通铸件产品设计向轻量化、集成化、精密化迈进,对材料、铸造工艺和无损检测的要求日益严苛;民营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高性价比优势,加剧轨道交通铸件行业竞争;同时,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倒逼轨道交通铸件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轨道交通高端铸钢件(如制动盘、轴桥、车轮、轴箱体等)在加工面磁粉探伤时,部分区域会出现磁痕集聚现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铸造协会轨道交通铸件分会首席专家徐贵宝在题为《轨道交通高端铸钢件加工面磁痕缺陷的解决方案》的报告中,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系统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形成机理及解决途径:研究表明,磁痕集聚主要源于显微缩松和枝晶偏析,与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及铸造工艺参数(凝固温度梯度、补缩压力)密切相关。为避免该缺陷,工艺设计不仅需遵循顺序凝固原则,还应在液-固界面保持较高的温度梯度,并提供充分的补缩压力。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低温球墨铸铁材料生产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越来越多,较好的促进了低温球墨铸铁的快速发展。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金属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先进钢铁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车技术专家封雪平在题为《轨道交通用高性能低温球墨铸铁材料及工艺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典型轨道交通低温球墨铸铁件的铸造工艺、型砂工艺、熔化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以及更高性能低温球墨铸铁材料的技术研究。中国铸造协会材料分会和轨道交通分会理事、辽宁省和沈阳市铸造协会理事、沈阳汇亚通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俊法在题为《硅酸盐无机黏结剂砂及在轨道交通铸件上的应用展望》的报告中,阐述了近30年来,硅酸盐无机黏结剂砂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轨道交通铸钢件造型制芯工艺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轨道交通铸钢件生产实现“绿色铸造生产、提高铸件质量、未来转型升级”的建议。水玻璃砂是铸造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类型砂之一,尤其在轨道交通铸钢领域应用突出。铸造用水玻璃砂再生技术经历了机械法、机械法与热法结合、化学法及湿法再生的发展,其中湿法再生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特聘专家,常州伯特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小平在题为《轨道交通水玻璃砂绿色环保湿法再生新技术》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水玻璃砂湿法再生的机理、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挑战。他强调,基于无机粘结剂工艺的持续优化,湿法再生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是推动绿色铸造发展的关键方向。中国铸造协会铸造砂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品牌建设分会副理事长,中建材凯盛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教授级高工李继余在题为《轨道交通用铸钢砂的生产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到,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无氟浮选技术,将二氧化硅含量从85%提纯至99.6%以上,形成150万吨高硅铸钢砂年产能,其产品具有高硬度、耐火度高、粒度均匀、低发气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铸件生产;相比普通铸造砂,高硅铸钢砂可有效改善粘砂问题,降低废品率。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轨道交通铸造技术创新,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铸钢砂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铸造协会装备分会秘书长,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铸造协会副会长,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业一院院长郜业见在题为《自硬砂工艺铸造车间改造升级的思路分析》的报告中指出,随着自硬砂工艺铸造车间在产品规模、材质和种类上的不断变化,对现有生产装备与实施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整合最新铸造工艺、材料与装备技术,结合建筑工程技术,可实现铸造车间的高效、智能、绿色化生产。在研讨会交流环节,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热工艺部部长郭勇、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道岔厂总工ЦитцерИ.В.(茨特奇尔伊利亚),就企业现状、当前技术挑战、创新路径及未来合作方向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并就推动中俄轨道交通产业协同与技术突破与现场代表进行了共同探讨。为打通技术标准对接、产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渠道,以及如何通过联合研发突破轨道交通铸件生产中的共性技术难题,为两国产业深度合作寻找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2025年9月2日,俄罗斯代表们还参观了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轨道交通铸造产业链展示区。根植东北制造沃土,传承轨交技术精粹。系列丰富专业的主题报告,在与会代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与同期举办的“轨道交通铸造产业链展示区”深度联动,构建起“以展促会、以会兴展”的双向赋能的模式,将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演进方向具象化呈现,以此次会议为纽带,充分依托展会平台与东北亚地缘优势,未来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轨道交通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轨道交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筑牢发展根基。
一、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科技进步8月27日信息,CKD喜开理发布直动式23通电磁阀多流体对应阀FFBFFG系列。8月28日信息,国瑞液压推出GBV200负载敏感比例阀,专为移动机械液压系统设计,采用负载敏感技术,同时兼容前置与后置压力补偿功能,解决了传统单一补偿方式的局限。8月28日信息,丹佛斯动力系统推出全新ThorxCLM5C径向柱塞马达,为压路机带来性能的突破性提升。8月29日信息,太重榆液自主研制的首台套8T挖机TY-SX14片式多路阀成功下线,突破了流量分配控制、高压精密铸造与微米级加工等尖端技术壁垒,实现了企业在高端液压领域的技术跨越。8月29日信息,德帕姆克集团旗下品牌克尼罗瓦®超大流量高扬程螺杆泵正式成功下线日信息,华德液压推出的HD-MH6WEH32-1X/集成切换阀,最大流量500L/min,额定压力350bar,采用电液控制方式,应用于大吨位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制修订8月19-22日,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缸分技术委员会在浙江乐清召开了《气动末端执行器通用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工作组会议,本次会议由浙江星辰气动有限公司承办,参会人员涵盖武汉科技大学、浙江星辰气动、国家气动产品质量检验检验测试中心、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伙伴气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山耐斯气动有限公司、乐清市恒一气动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及企业单位。产品鉴定及验收8月26日信息,国机重装所属二重装备实现高端检测领域能力再升级31项材料测试项目通过Nadcap材料测试实验室(MTL)复评及扩项评审,可为全球航空航天行业提供检测服务。项目进展及验收8月22日信息,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青岛市重点工程某畜牧业装备企业自动化立体库项目通过系统验收。8月25日信息,郑煤机集团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巴彦高勒煤矿量身定制的高端智能CT1000成套机组已正式交付,该机组拥有年产超千万吨的强大能力,刷新了郑煤机在大采高厚煤层成套装备交付的纪录。8月29日信息,由国机集团下属企业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国产首条8.7米幅宽BOPP合成纸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在江西和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交付验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8月28日信息,江苏省商务厅发布《江苏省智慧口岸建设创新案例汇编》,由徐工与扬州港集团联合打造的“大型件杂货正面吊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创新案例。目前该装备在扬州港顺利完成多次大型风电部件装卸任务,为全国港口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工-扬州港样板。产学研用协作8月21日信息,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项目签约仪式在宣城市举行,共建中国科大先研院-中鼎股份联合实验室。8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姚静与德国博世力士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SteffenHaack在甘肃兰州进行会谈,与会双方就成立燕山大学-博世力士乐联合技术中心事宜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8月28日信息,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师生赴科隆新材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8月25日,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从1238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校友李炜榜上有名。产业链现代化8月21日,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与东方电气集团宏华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海洋关键设备联合开发协议》,形成“主机+液压技术”的黄金搭档,双方还将在海外市场拓展享渠道资源。8月27日信息,太重榆液成功与用户签订铝板带箔热轧项目液压系统订单,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加工装备配套领域,实现液压系统业务板块新突破。产业基础高端化8月22日信息,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Servotest隆重推出Pulsar2.0软件*,本次升级包含多项效率增强功能。8月28日,安徽瑞普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智慧工厂基建项目,历时四个月零二十天,项目的主体结构和钢结构正式封顶。成果转化8月21日信息,第六届煤机装备“五小”创新成果评选结果揭晓。天玛智控9项创新成果获奖,其中“多功能接口集成测试装置”和“乳化泵减速箱自动清洗专机”2项成果荣获一等奖,7项成果分获二、三等奖。8月23日信息,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MA系列曝气搅拌一体机”与“MTS系列卫生级磁力底入式搅拌机”,经浙江省科技厅严格审核及公示无异议,成功取得《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二、管理创新转型升级品牌建设8月22日信息,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入库名单,航宇智控(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8月23日信息,中鼎集团继2024年10月本部健康驿站启用后,中德小镇园区健康驿站也正式启动,依托科技赋能,引入AI监测,完善健康风险预警体系,致力于将“健康驿站”打造成员工健康坚实屏障、企业人文关怀典范以及行业健康管理标杆。8月25日信息,厦门麦丰密封件有限公司在厦门同安区十佳党建品牌评选活动中,我支部“密封使者”,荣获同安区“优秀党建品牌”荣誉称号。8月25日,在2024年浙江民革骄傲人物先进事迹宣传会上,浙江科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晓晔荣获2024年度浙江民革骄傲人物称号。8月26日信息,涂汇特液压喷涂机成功斩获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颁发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项荣誉证书。8月27日信息,艾志工业收到来自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的感谢信,感谢在限定时间设备检修中,艾志公司迅速响应、协调资源,高效解决难题,确保了检修业务顺利推进。8月27日信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公布了第一批“守护品牌”政企协作机制成员企业名单,玉柴成功入选,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入选。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制造业民营企业第一及民营企业第三,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制造业民营企业第375位、博威合金母公司博威集团位居制造业民营企业第383位。8月29日信息,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成为本年度丹东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管理创新组织变革8月27日,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然途科技(新疆)有限公司正式落成。8月29日,德帕姆智能超级未来工厂奠基仪式在杭州医药港小镇举行。教育和培训8月21-22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发起的首届亚洲机械工程院长论坛在新加坡成功举办,进一步巩固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与亚洲其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8月27日信息,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11名同学赴无锡开展产业实训,本次汇集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学员,在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三、国际交流与合作8月26日信息,中车戚墅堰所自主研发的矿山电动轮产品进行装车试用,35000小时不停歇,铸就智利“魔鬼坡”终极验证。8月26日,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与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在泛洲中越本部举行签约仪式。8月29日信息,俄罗斯用户代表团一行到访太重榆液总部进行参观考察与技术交流,并前往太重榆液上海公司,对1317液压项目进行验收。
精密铸造是装备制造的“工业牙齿”,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宏大蓝图中,精密铸造企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东北三省一区的精铸升级,不仅关乎区域产业振兴,更牵动全国制造根基。此背景下,东北三省一区精密铸造转型升级发展论坛作为展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于9月3日在2025东北亚国际铸造展期间成功召开。论坛以“聚焦精铸绿色智能升级,分享转型实战经验案例”为主题,紧密贴合当下行业发展方向,聚焦精密铸造企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核心议题,邀请业内科研院所、优秀企业进行深度研讨,分享转型升级成功实践案例,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找准转型路径提供宝贵思路,为东北三省一区的精密铸造企业搭建起“破瓶颈、找路径、促协同”的高质量交流平台。论坛由中国铸造协会《铸造工程》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柳建国主持。内蒙古铸造行业协会秘书长、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武玉平在论坛致辞中,立足精铸行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了当前精铸产业的政策背景、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并紧密结合东北三省一区在该领域的产业优势与现实挑战,深入阐述了本届论坛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中的核心价值。他呼吁与会各方以论坛为契机,以实战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以前沿技术引领创新方向,共同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注入精铸行业的坚实力量。致辞结束后,论坛进入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特聘核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温结构材料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金国在题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典型缺陷形成机理与控制》的报告中介绍到,单晶高温合金叶片是高端动力装备核心部件,其制备中产生的雀斑、杂晶、疏松、热裂等缺陷严重影响质量;机理方面,雀斑因定向凝固时溶质富集致成分不均,杂晶与异质形核核心、温度梯度骤降相关,疏松源于凝固收缩与补缩不足,热裂由晶间低熔点相与热应力集中引发。控制策略需针对性实施:双联工艺净化原料减杂晶,优化定向凝固参数抑雀斑,数值模拟优化浇注降疏松,调成分与冷却曲线防热裂。该研究为叶片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对提升装备性能与可靠性意义重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胡朝辉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延续资助获得者)陈瑞润教授分享《复杂薄壁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Al辅助设计与研发》的报告,他指出,随着我国“两机”专项和“航天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对飞机机匣、高温合金叶片、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大型复杂铸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铸件呈现出“更高温、更复杂、更大型”的特点,熔化和凝固是关键环节,对材料、工艺和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铸造技术不能满足要求;团队提出特种高能场调控关键技术,是在铸造过程中针对不同铸件施加不同类型高能场,调控液态金属充型和凝固过程,开发出大型复杂铸件关键成型技术,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有重要意义。中国铸造协会《铸造工程》杂志执行副主编、精密铸造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国家工业母机重大专项专家库成员柳建国在题为《熔模铸造企业环保安全职业健康新要求》的报告中,着重介绍了我国熔模铸造技术发展现状及当前企业在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新要求下面临的挑战,对标并详细分析了质量、能耗、环保、安全及职业健康等指标;建议企业通过全面推行质量管理、设计到制造的绿色升级、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以及完善社会责任体系等践行绿色铸造的措施与实践,提出了当前精铸工业化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促进精铸业的高水平发展而努力。哈尔滨鑫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工程师赵国民带来的题为《精铸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研究,传统制造到智能协同的跨越》的报告,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尔滨鑫润工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依托MDP制造数字化平台实现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聚焦企业原有业务痛点(信息化薄弱、数据孤岛、生产管控缺失等),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实现生产全链路数据贯通、质量追溯闭环与智能决策升级。盘锦天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建带来的题为《智能化工业软件的应用与探究》的报告,以盘锦天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为案例,对智能化工业软件(ERP系统以及数值模拟软件)在精密铸造企业的应用实施情况以及实际影响进行研究,对精密铸造行业背景、ERP系统以及数值模拟软件概述进行介绍,希望对国内其它精密铸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丹东大王精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开宝在题为《熔模铸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公司深耕熔模铸造领域三十余年的经历:2020年起投入5000万元,按“两步走”推进技术改造:一是投入3000万元建成精密铸造生产线,实现注蜡、制壳等环节自动化,提升效率与精度,降低能耗;二是投入2000万元升级砂铸厂区,推进智能化与环保化,提高旧砂回收率,减少固废排放。改造以“绿色智能”为核心,绿色方面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余热回收、物料循环及除尘系统,降低能耗与污染;智能方面实现生产与管理数字化,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响应速度,减少相关成本,同时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此外,他还提出三点行业倡议: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共拓高端市场朋友圈,以期全行业协同推动熔模铸造升级,使其成为绿色、智能、高效的朝阳产业。六位嘉宾的演讲聚焦研发技术、环保安全、数字化转型、工业软件应用等核心领域,以前沿技术的“高度”拓宽视野,以实战案例的“温度”提供参照;既探讨企业自身的“突围之路”,也共谋行业协同的“共赢之局”,内容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满含“干货”的分享为与会嘉宾打造了一场高质量的知识盛宴。愿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行业各方携手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库、共推智能标准体系化,让东北精铸产业在绿色智能转型中焕发老工业基地的新活力。
,贝博体育官网